冬季运动误区和注意事项
冬季运动误区运动误区
不必热身:长跑可以替代热身活动。冬季人体受冷空气的刺激,肌肉、关节组织活动性低,韧带的弹性及伸展性明显降低,不进行充分热身,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。光靠跑步热身不成。
穿衣要少:衣服越轻巧越好。运动前,人体尚处在常温状态,此时脱衣过多,冷空气对肺部和支气管以及脾胃都有不良刺激作用,容易引发疾病。
过量运动:剧烈运动更能锻炼身体。剧烈运动以及对抗性运动对身体的柔韧性、力量要求很高,冬季身体比较僵硬,开展剧烈运动容易发生运动伤。而且,冬季人体肌肉纤维脆弱,骨密度较低,过大的运动量会造成肌肉劳损及骨纤维的断裂,严重的可能会引起肌肉慢性损伤甚至骨折。
晨练宜早:晨练越早越好。实际上,冬季经常出现逆温层,各种有害气体及烟尘不易扩散,尤其在日出前,空气中杂质、病菌较多。长期在这种空气中运动,容易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。此外,早晨6点心血管功能处于最差状态,如果有心血管疾病,易于发病。冬天年轻人新陈代谢较快,早上或中午运动后身体机能恢复快,建议将运动时间定为早上7:00-9:00,中午12:00-14:00。而中年人适应能力较差,建议以提高心肺功能训练为主,锻炼时间**在18:00-20:00之间。此外,应尽量避免在雾天进行锻炼,因为空气流通性差,杂质和细菌也飘浮在空气中,吸入体内反而对健康不利。
不分环境:冬季晨练要风雪无阻。冬季早晨常常浓雾弥漫,有时空气污染严重,这时出门锻炼,空气中大量的尘埃、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势必会吸入肺内,易引起胸闷、呼吸困难,严重者可引起鼻炎、**、气管炎、结膜炎等疾患,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。因此,冬季晨练也要因气候而定,空气污染指数过高时不适宜户外锻炼。既能收到**效果,又能避免意外。这一办法同样适用于身居闹市,无活动场地的人采用。
室内运动:寒冬室外比室内更适合运动。实际上,冬季人们习惯于门窗紧闭,室内空气往往污染较重,不适宜在其中进行体育锻炼。而室外体育锻炼时,人体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,可增强身体抵抗力。此外,阳光对人体有消毒作用,还能促进身体对钙、磷的吸收。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年轻战士来说,只要不是天气恶劣、污染严重,**在户外锻炼。
有氧为主
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,逐渐增加,尤其是跑步。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,必须有一断时间小跑,活动肢体和关节,待肌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。通过锻炼,感到全身有劲,轻松舒畅,精神旺盛,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强,食欲、睡眠良好,说明这段时间运动是恰当的;倘若感到身体软弱无力,提不起精神,疲乏不堪,食欲减,厌恶锻炼,就要注意减少运动量,或改用另一种运动锻炼方式。
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。因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,能对吸进来的空气起加温作用,鼻腔的鼻毛和鼻分泌物能阻挡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,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。随着运动量的增大,只靠鼻吸气感到憋气时,可用口帮助吸气,口宜半张,舌头卷起,抵住上腭,让空气从牙缝中出入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